Source:Gessey
6月2日下午,来自各集团的代表人员在SNEC领袖对话环节分享各自对于国际贸易壁垒的观点。
上能集团的段育鹤先生分享到,美国作为第二大市场,对逆变器加征关税,对行业造成的极大影响。第三大市场印度的关税在2月也从5%增加到25%,对此他提出,应该进行全球化布局,把生产基地分布在印度越南等地。
固德威的方刚先生表示,虽然大体上全球增长趋势明显,但地区分化较大,如越南等国家正在下滑,而美国荷兰等正在稳步增加。对改善电力结构方面,方先生也表示了固德威对此发展了相应技术,虽然处于发展阶段,但是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大有帮助。
日托光伏张凤鸣先生表示,国内市场由于上半年供求关系不稳,导致涨价与供应不稳,影响到了上半年的装机量,但他同时表示对下半年装机量有信心。国际市场在今年由于疫情影响装机量增速下降许多,但稳中求进,整个行业今年应该会有20%的增长。在贸易壁垒问题上,他认为美国的贸易壁垒是根深蒂固的,是大国之间的博弈。但是可喜的是其余市场对中国组件并没有那么尖锐,光伏行业不会受到去中国化的太大影响。
昱能科技董事长凌志敏凌总表示全球对于光伏产品的需求依旧很大,企业需要抓住这个巨大的机遇,逐渐成长。为了实现这类目标,需要产业的全球化,并且当地的产业需要进行本地化,借助当地团队,打造良好品牌形象,形成国内、国外双循环。
中节能曹华斌先生发表了对3060目标的看法。他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光伏制造业规模,跟紧市场脚步,把制造业也打造成上市公司。目前针对光伏的政策良好,但是尚未落地,他呼吁相关法规需要尽快落地,支持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并且需要详细的规划才能实现3060目标。
对于主材辅材价格的上涨,方刚先生表示材料短缺对企业造成了极大影响,半导体芯片的缺少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,短期来看,企业需要与半导体厂家进行谈判,争取更多配额,或者在现货市场上找寻现货,但现货价格波动较大,风险尚存。第三种方案则为寻找替代方案,这条路径有赖于国内芯片产业的成长。
段育鹤先生表示需要提升国产元器件的使用率,来规避芯片短缺而对逆变器企业带来的风险,并呼吁各企业对国产元件故障率的包容度。同时他也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表达了担忧,并呼吁对储能安全标准的搭建。
凌志敏先生认为芯片的缺货只是暂时的,熬过艰难时光,芯片的价格可能会快速下降,他认为价格的上升可能是芯片的囤货所致。